美本申请,标化成绩恢复后GPA依旧稳坐“C位”!
日期:2025-04-21 10:57:40 阅读量:0 作者:赵老师美本申请,恢复要求递交标化后,GPA就不再重要了吗?NO,让我们具体分析下!
自打2025年开年,美国高校圈可是热闹非凡!不管是常春藤盟校,还是那些常被大家当作“保底校”,都一股脑儿地加入了这场“标化回归”的大军。
说到底,这不过是美国大学招生流程的一次“正常回归”。就像康奈尔大学说的,标化成绩嘛,只是众多考量因素里的一个“小角色”。同学们的学术功底(比如GPA、高中选了哪些课)、兴趣爱好、生活经历,这些可都是招生官眼里的“香饽饽”。
这时候,不少同学和家长就开始疑惑了:“现在这么多学校都要标化成绩了,那同为录取“金钥匙”的GPA是不是就不那么重要了?
前几天,Reddit上有个帖子火得一塌糊涂,讲的是一位老爸哭诉自家娃SAT1580.18门AP考试全拿5分,还有一堆含金量爆表的竞赛、科研和实习经历……,结果申请季却惨遭“全拒德”!
看来,光靠标化成绩“卷”出天际,可不一定能拿下offer哦!
其实啊,各大高校早就偷偷告诉大家了:“别盲目跟风‘卷’标化啦!”
就拿麻省理工学院来说吧,从2023年秋季入学开始就恢复了标化成绩要求。再看看MIT最新公布的CDS(2023年秋季入学数据),在学术因素这块儿,除了班级排名只是“考虑考虑”之外,高中GPA、高中选课、标化成绩这些可都是“重要”得很呢!
虽然标化成绩在申请里的分量可能随着政策变动有所增加,但GPA作为反映学生长期学习成果的“金招牌”,地位依旧稳如泰山。
GPA:学术能力的“硬通货”
学习努力的“晴雨表”
GPA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“成绩单”,直接体现了你在课堂上的持续付出和知识掌握程度。就算标化成绩重回申请舞台,GPA依然是衡量学术能力的“基石”。
招生官的“综合考量”
虽然有些高校恢复了标化成绩要求,但大多数学校还是采用“全方位”评估,GPA、标化成绩、课外活动、推荐信一个都不能少。比如耶鲁大学,虽然也看标化,但GPA、课程难度和文书质量同样重要。
学术诚信的“护身符”
GPA是学校官方盖章的,真实性和可信度杠杠的。相比之下,标化成绩可能存在“水分”。所以,GPA在评估学术诚信方面,那可是“独一份”的存在。
美国Top 30大学GPA录取要求
可以看出,美国排名前30的顶尖本科院校中,至少有80%的录取学生,他们在高中的成绩平均绩点(GPA)基本处于年级的前10%之内。
而未加权的GPA达到3.8几乎是这些学校对学生的最低平均成绩要求。
GPA各分数录取几率
最后,虽然GPA不是录取的唯一标准,但它在申请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如果你想进入TOP30任意一所名校,你的平均绩点至少需要达到3.8以上。而如果你的目标是顶尖的大学,那么你应该努力争取更高的GPA,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。
恢复标化成绩要求后,GPA的重要性可一点没减,反而和标化成绩一起,成了评估体系的“双子星”。同学们得在保持高GPA的同时,合理准备标化考试,这样才能在申请中“双管齐下”,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