哥大、宾大等32所美国大学被集体起诉,ED早申会被取消吗?
日期:2025-09-09 10:38:27 阅读量:0 作者:赵老师在申请美国本科时,ED申请轮次就像一块强力磁铁,对大学和申请者都有着极大的吸引力。
对大学而言,选择ED轮次的学生,那可是对学校“一往情深”,申请意愿超强烈。极大地帮助大学稳定了当年的录取数据;
对学生来说,ED轮次的竞争压力比RD小不少。要是成功被录取,那就提前“上岸”,不用再为申请提心吊胆,能早早享受轻松时光。
32所精英院校被集体起诉
近日,最近美国马萨诸塞州地区法院受理的一起集体诉讼,却揭开了ED早申背后的“遮羞布”。
这起诉讼指控美国32所精英院校,通过提前录取程序合谋抬高学费。
诉讼文件里说,这些大学利用提前录取程序,减少甚至消除竞争,还把入学费用往上提,让入学不平等的情况更严重了。
被提名为被告的32所院校包括:
阿默斯特学院、巴纳德学院、鲍登学院、布朗大学、布林莫尔学院、卡尔顿学院、哥伦比亚大学、康奈尔大学、达特茅斯学院、杜克大学、埃默里大学、哈弗福德学院、约翰霍普金斯大学、默士达学院、明德学院、曼荷莲学院、西北大学、欧柏林学院、波莫纳学院、莱斯大学、史密斯学院、斯沃斯莫尔学院、三一学院、芝加哥大学、宾夕法尼亚大学、罗切斯特大学、范德堡大学、瓦萨学院、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、韦尔斯利学院、维思大学和威廉姆斯学院。
ED录取制度被指“不竞争协议”
诉讼的核心指控是,这些名校通过ED录取制度,达成了“不竞争协议”。
简单来说,学生一旦在ED阶段被录取,就得放弃其他学校的录取机会,这就是ED的绑定承诺。
可这样一来,学生根本没法比较不同学校的资助方案。就算其他学校的资助比录取自己的学校多很多,也没办法。
而且学校之间还共享申请数据,高校之间在助学金方面的竞争就减少了,学校就能轻松维持高学费,给学生发的助学金也少了。
原告律师认为,这违反了美国的反垄断法。
ED撕offer,风险极高
虽说ED没有法律强制力,学生单方面撕毁录取通知,大概率不用承担法律责任。
但从诉讼案件内容能看出,名校之间确实存在信息共享。
要是学生违约,很可能会影响其他学校的录取,甚至还会连累自己所在高中未来申请人的录取。
ED扩招,挤压常规轮名额
近年来,ED录取对大学好处多多,所以大学不断扩大ED录取规模。这可苦了常规轮申请的学生,名额被挤压,竞争变得更激烈了。
ED制度一直被吐槽是“富人的游戏”。Common Application的最新报告显示:
60%的ED申请者来自全美最富裕的20%地区,而最贫困20%地区的学生只占5%。
这说明,不仅在最终录取阶段,就连申请阶段,ED就已经受到财富水平的影响了。
ED若取消,对中国学生影响
正因为这种不公平,这次涉及32所大学的诉讼才引起了广泛关注。它不仅关系到顶尖大学的ED录取,还触及美国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。
这场诉讼会不会导致ED被取消呢?对中国学生又意味着什么?
目前案件还在初审阶段,法律程序往往要持续好几年才有结果。结合过往案例,大概率最后学校会掏钱和解,而不是直接取消ED。
在国内留学圈,早就形成了一套ED优先的申请体系,提前规划、冲击目标校、用ED锁定名额。
中国留学家庭支付能力较强,而且中国申请人整体的标化成绩不错,在ED轮次更容易脱颖而出。
要是未来ED真的被削弱甚至取消,对中国申请者的影响可就大了。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整体录取率下降,进入名校的机会减少。
中国学生应对策略
对中国学生来说,ED仍然是进入美国名校的关键机会。未来不管诉讼结果如何,有几点准备方向值得关注:
别只盯着ED
ED录取率虽高,但并非适合所有人,更不应孤注一掷。
学生与家长应理性评估自身学术能力和综合背景,将ED视为申请策略的一环,而非一场押注全部的赌博。
选校要科学
选择ED院校不能只看排名,更要关注其录取偏好、专业匹配度和往届数据。
比如有些学校偏重STEM学生,有些更看重文书和背景经历。选对适合的,才能提高成功率。
准备要尽早
GPA和标化是基础,但科研、竞赛、活动和文书才是脱颖而出的关键。尽早规划、持续积累,才能形成个人优势。
经济要考量
ED录取具有约束力,一旦录取通常必须入读,可能会失去比较奖学金和经济援助的机会。申请前务必将学费纳入考量,避免后续陷入经济压力。
如果您在留学申请过程中有任何疑问,或者想了解更多关于美国留学申请的策略和技巧,欢迎右侧在线联系优弗留学老师~